云顶yd2223线路检测(中国)股份有限公司-BinG百科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云顶yd2223线路检测 - 新闻动态 - 正文

写在城建系课程建设阶段工作结束之际

来源: 日期:2009-12-12作者:邢小瑞 浏览量:

20093月份,城建系曾搞过每位教师登上讲台的说课活动。 2009 11 2 开始,我们利用每周星期一下午教师集中学习时间,历时整整四个半天,从1440准时开始,到1730,有时到1820,进行课程建设教研系列活动。有22位老师登上讲台详细地谈自己对所授课程,从教学大纲到授课过程,教学中一些注意的环节等讲述自己认识。这次课程建设教研活动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广泛的参与性。一些人事编制不在城建系的教师也积极主动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比如,有科研处的 梁文旭 老师,有教务处的 张建隽 老师,有人事处的 于杰 老师。

二、讲述者都精心制作了课件,有许多教师在课件制作上是下了较大功夫的,图文并茂,动画演示,形象生动,有较强的吸引力。

三、在课程内涵上讲述较为全面。如课程定位、课程性质、课程作用,能力标准,前后续课程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验、实训、实习安排及相关佐证材料,习题,考核评价等。科学发展观之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大家都已在运用。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工作,科学发展观基本思想确实入了脑、入了课堂。

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课程建设应注意学科,或专业的前瞻性。一些教师是注意到了,但给听者不甚鲜明,没有能从形式上,比如设制一个醒目的标题来谈及。如 12 7 12 18 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大会, 11 26 我国政府宣布的减排目标,没有人关注到。二氧化碳排放涉及方方面面,与土建设计、施工密切相关。大家谈课程建设,仅仅从课程自身来谈,而且主要谈的是“现在时”,对所讲授课程未来前景尚不能达到高屋建瓴。“现在时”要谈,还应当谈“将来时”。

2、一些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尚没有给予密切的关注。从汇报中看,收集资料视角有限,大概只是从网络查看与课程建设相关的内容。其实注意报纸、杂志,不一定是专业的,一般的、科普类就行,只要留心看,都能从中发现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比如太原并州东街修建过程中运用的温拌沥青技术,国庆六十周年庆典前的长安大街修建中首次使用,到太原使用,很短时间就已实现(《山西青年报》 2009 12 10 )。比如天津大学2007年本科生赵长宇团队所搞的“一种高强度再生塑料取代钢筋作为加筋体的绿色基坑的支持结构”, 2007 12 7 《中国青年报》报道。再比如《科学画报》2009年第10 报道一个消息:英国利物浦大学研究出在建筑物地基基础周边安放塑料圈可有效降低地震表面波对建筑物影响。我们可否以纸制结构进行实验验证?

3、“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大家谈得更多的是学院能给予那些帮助和支持。其实重要的还是自己主动深入生产第一线去了解实际,垂炼自己。我们所培养的毕业生有些在其单位已经是骨干,有不少还是领导了,我们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资源的利用。

4、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已经是实践证明了的职业教育应走的正确道路。我们的课程建设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习为主,实习、实训是为配合课堂学习,处于从属地位。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还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是较长的一个过程。当然,这里是有个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教师自身主动去深入实践的意识不够,存在着等、靠思想,客观条件达不到,就一味地埋怨。政策的支持要自己主动去寻求。正如《国际歌》一句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上一世纪七、八十年代歌星关牧村所唱红的《幸福不是毛毛雨》有一句歌词:“幸福不是毛毛雨,自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5、课程建设中应注意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规律的应用,充分关心学生,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当然教师的引导也是很关键的。樊长林老师在 12 7 课程建设阶段工作总结时谈及到这一点。我们工科教师应加以注意。

6、课程建设不能仅仅就是围绕着如何讲课去做。小学、中学都有第二课堂活动,大学难道就不应当有第二课堂活动吗?我们学院的学生社团还是较多的,活动也不少。许多教师都讲,学生社团应当有专业方面的,可问题是开展专业性的活动靠学生自己是达不到的,学生自己恐怕没这个水平,得有教师的指导,而且这个是很重要的。这就又有一个问题:教师自己要有与学生一同研究问题的兴趣。没有兴趣不行,这个事靠领导来安排肯定是不行的,也长久不了。教师与学生一同活动,活动达到一定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再去寻求学院的支持,活动还没搞,就先讲条件不现实。

 

2009 12 12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