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城职院字[2011]37号
关于云顶yd2223线路检测
2011年工作总结
各系、部、处、室、馆、中心:
2011年是学院全面实现“第一个五年”规划总体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第二个五年”规划建设任务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院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全院教职员工,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办学规模稳中有升、社会影响逐步扩大,为实现“第二个五年”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一年来,在招生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学院招生工作实现了三个重大突破:第一,招生人数再创新高,共计招生2207人;第二,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达到80%以上、学生报到率达到88%;第三,招生工作综合排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十名。目前学院在校生达到了5300人。
完成了电子电工实验室、单板机原理实验室、工程项目管理模拟实验室、智能楼宇实训试验室、物流实验室、汽修实验室、市政实验室、财会综合实验室、综合布线实训室等13项实验实训设备采购任务;完成了3个土工实验室建设和两个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建立了校内,机电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目前,学院现有校内实训基地47个,校外实训基地40个。
图书馆服务功能有了较大提高。今年,图书馆藏书量增加了近三万册,其中学院投入资金50余万元,购置图书23800册,王茂林捐赠图书4797册,邮电出版社捐赠图书的7973册,为学生教师利用图书馆学习、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学院今年独立设置了网络信息中心;开通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两个检索系统;完成了学院网站的改版工作,网站升级采用现阶段最先进的.NET技术,重新优化网站信息发布的业务流程,提升网站的安全度,加快信息发布的速度。网络信息中心自主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并在今年3月份开展为期两周针对全院各部门信息员及中层以上干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的培训工作,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公文的流转工作,为提升学院的信息水平提供技术保障。协助图书馆完成电子阅览室建设工作,协助教务处完成新专业的申报工作,协助组宣部完成“创先争优”、“党务公开”、“纪检之窗”专题网站的建设工作,协助基础部完成“思政网”的建设,协助教务处完成本年度的“课程建设”网站的基础数据建设工作。
以扩大学院社会影响为目标,搞好社会服务工作。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服务工作,网络信息中心还承担卫生系统、银行系统的职称与招聘考试和我院成人教育部的上机考试等工作。另外,为“山西省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太原市考点提供技术服务,参与“山西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考试系统的开发与考试技术服务工作。
完成了学院400米标准化塑胶操场一期工程及周边附属设施的建设。基本满足了开展教学、健身的要求;对学院东食堂后厨进行改造,购置更新了部分设备,改善了学生的就餐环境;翻修路面4000平方米、粉刷墙面10万平方米、绿化校园2000平方米等。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为了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对19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第二次评审修订的基础上,今年三月,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兄弟院校专家及我院相关人员,共同组成评审验收专家组,分别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答辩验收。通过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定,使学院领导与广大教师,逐步形成了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推进了校企合作,促进了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专业建设实现新突破。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山西省、太原市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理清了我院专业建设的新思路,初步确定了现代建筑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加工制造业三大专业群。经过努力,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被批准为首批省级特色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成为我院第二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并由国家财政给予建设资金400万元;申报并通过了装饰艺术、建筑装饰技术两个新专业,计划明年开始招生。
课程建设成绩显著。制定了全院近500门课程的建设标准,并完成上网工作;明确了各专业的核心课程,重点推进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近期目标是:各专业必须建设一门以上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两课”也以优异成绩通过省教育厅评估验收。
加强技能培养,提高就业能力。重新修订了《学院实验实训基地管理使用办法》,实验实训课达到8850学时,培训学生13000多人次。通过落实双证书制度,使毕业生各类职业证书取证率,达到92.5%。学院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全面开展了学生技能训练月和学生技能大赛等活动,共有近1400名学生参加了16种技能比赛。我院的工商管理专业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技能大赛晋冀赛区总决赛中获一等奖,电子商务专业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创新 创意 创业”总决赛中获一等奖,赵宏老师同时也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在师资建设方面: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一是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学院今年共引进硕士2名,学院现有博士4名,硕士87名、双师素质教师111名。二是强化各种培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聘请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刘庆华教授、山西财税专科学校赵丽生教授等专家来院开设讲座10余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进修、短期培训、学术活动、外出参观和挂职锻炼。三是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教师从事教研活动。学院申报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特色课程带动专业建设研究”两个教改项目通过评审列为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全年共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2项、院级科研项目8项。主编、参编教材5部,发表论文40篇,部分论文被SCI收录。
学院成立了各专业教研室,对教研室人员进行了重组,并提高了教研室主任及副主任的待遇,保障了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吕宗斌老师被评为太原市青年学科带头人;张建隽等三位老师被评为省级优秀“双师型”教师;王又昀老师获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山西赛区一等奖。
学院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在我省批准成立“设计创意教学中心”的7所院校之一,并接受了来自Autodesk公司捐赠的AutoCAD、3DMAX、Maya等24款正版软件及教师免费培训。
成人教育和短期培训工作稳步推进,一年来,共培训在岗人员2000余人,推进和提升了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
在学生就业方面,学院采取了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召开毕业生招聘会、开通就业信息网等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就业指导;聘请企业专家举办了就业指导讲座,有效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启动了毕业生就业扶助项目,完成了50万元的华民慈善基金会大学生就业扶助资金发放,使100余名毕业生受到援助。毕业生就业率达89%。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培育良好教风学风。坚持了教学工作例会制度,现场解决教学问题;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坚持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全体任课教师、教学督导组成员听课制度和学生评教、同行评教、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加强教研室管理,重新调整了教研室负责人,促进了多种形式教研活动的开展,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稳步推进迎接第二轮人才培养评估工作。首先,高质量完成了数据平台填报工作,摸清了教学基本情况,为教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明确了评估工作的重点,初步形成了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体系,确定了评估目录,制定了《迎接教育部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将任务分解到各个评估工作组。专门邀请了有关专家来校举办评估讲座、编制评估手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评估宣传工作,营造人人参与评估的氛围,使全院教师积极投身评建工作,为迎接第二轮评估打好了基础。
(三)丰富学生教育形式,规范学生日常管理
继续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修订完善了《德育百分制考核》,试行了《系部学生工作考核办法》,推行了《班主任手册》、《班级日志》,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全面修定了学院公寓管理制度,采取公寓管理人员进驻公寓,做到责任到人。完成了学生住宿信息上网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努力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强化了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财会系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心理情景剧《别让青春伤痕累累》,参加了省高校心理剧大赛,荣获太原市高校联盟第一名。
严肃学籍管理,注重发挥学籍管理在学风建设中的指挥棒作用。仅上学期就对45名学生进行留级预警,对20名学生做了留级处理,学风有所好转。
学院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予以资助和奖励。今来,有7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135名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989名学生获国家助学金,受助金额近369.8万元。建立了学院2011级贫困生档案,协助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200名,受助金额约100余万元。
一年来,学院涌现出省级先进班集体4个、优秀班主任4名、省级优秀学生干部4名、三好学生4名、优秀毕业生11名;市级先进先进班集体5个、优秀班主任5名、优秀学生干部5名、三好学生10名。
(四)深化人事财务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完成了学院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内部管理,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教学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成绩突出的优秀教职员工倾斜。
加强财务管理。根据轻重缓急,合理调配资金,保证有限资金效益的最大化,加大对学费、租赁费和其他费用的收缴力度,并对挂账多年的应收款项进行彻底清理。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手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高学历教师作为教学后备干部,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以创建“太原市文明和谐标兵单位”为抓手,学院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建立健全了创建活动长效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创建氛围。
关注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开展大病医疗互助工程;为教职工提供健康普查;组织获得荣誉的教职工外出休假;通过生日送祝福和改善大礼堂、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健身场所的条件,吸引教职工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系列活动。举办了“成长成才”讲坛、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纪念建党90周年主题活动、教职工“2012龙年盛世、和谐之春”元旦文艺联欢会等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今年六月团中央、团省委在我院组织了“我与祖国共奋进——创业者的足迹”青年创业典型主题教育启动仪式,五名青年企业家与我院毕业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创业交流。团中央还选派就业指导专家与我院学生进行了现场交流。
开展了“志愿者进社区,为孤寡老人献爱心、送温暖”活动,600余名志愿者为第六届中博会、山西省第九届残运会提供了服务。
重视校园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校园。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和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坚持依法治校,落实院务公开。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法律顾问。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6.26”国际禁毒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等纪念日对师生进行教育宣传。组织2011级新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交通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活动,与太原市教育局、团市委共同举办“小手拉大手,消防进校园”系列活动。深入开展校园清洁工程,对校园和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常抓不懈。
(六)社会声誉大幅提升,良好环境逐步形成
今年8月,我院被太原市命名为“中澳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学院被评为太原市文明单位,学院党委被市委评为“优秀ok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心理健康中心被全国心理学会评为“2011年度全国心理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学院工会被评为“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等,学院团委被评为太原市“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学院还被省综治办授予省城“创安”活动标兵单位。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学院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展望未来,学院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既有战略性机遇,也面临进一步发展的诸多挑战。我们必须同心同德,凝聚各方智慧,吸纳社会力量,艰苦创业、改革创新,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开拓进取,团结奋斗,扎实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把我院早日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院校而努力奋斗。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主题词:工作 总结 签发:杨志家
云顶yd2223线路检测综合办公室 2011年12月30日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