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部、处、室、馆、中心:
2012年,是学院全面落实“第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和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坚持“勤学唯实,厚德强能”育人理念,紧紧围绕山西与太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以国家骨干院校为标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强化特色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关键,大力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我院的落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学院发展的第二次跨越。
一、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成立专业建设规划组,制定《学院“第二个五年”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以国家骨干院校标准为建设目标,继续深入开展“对标”活动,全面加强学院重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山西工程学院的合作共建。
3、落实中央财政扶持的400万元专业建设资金,大力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争取再建两个省级特色专业。继续积极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的特色专业。
4、做好装饰艺术、建筑装饰技术两个新专业的招生工作和开课前期准备工作。适应市场需求,积极组织申报1-2个新专业。
5、全面加强课程建设,明确所有课程的课程标准,特别是80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确定。
6、深化工学结合课程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建成5-6门理实一体课程,逐步形成一批具有我院特色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校本教材。积极开展以“三创”为主题的职业技能大赛活动。
7、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整体推进院级精品课程建设进程;积极申报省级精品课程;顺利通过三门省级精品课程回头看评审验收。
8、要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推进专业教学的课程改革和资源共享。
9、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管理使用办法》,规范实训基地的管理,增强使用效能;加快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进度,充分实现学院现有实训设施的培训功能;完成5-6个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积极申报省级实验实训基地。
10、继续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加强巩固和拓展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和作用,新建2-3个校外实训基地。
11、制定《学院“第二个五年”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提高规划》,完成40余名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力求在教学理论方法和专业水平方面有明显提升。每月举办一次教学专题讲座。
12、培养选拔新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着力提高现有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整体水平,推进专业建设的开展。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名师和优秀“双师型”教师申报,扩大我院教师的社会影响。
13、要采取措施,落实教师是课堂第一责任人制度,建立完善师德评价体系,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用和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
14、继续加强教研室建设,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完善学生教育服务管理体系
1、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目标,举办“诚信教育周”、“考风考纪教育周”活动,通过黑板报、座谈、讲座等形式教育学生诚信为人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
2、围绕文明习惯养成目标,通过班会、校报、论坛、社团等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以“争做文明城市学院人”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要对学生中存在的诸如吸烟、酗酒、沉迷网吧等不良行为进行严肃整治,让健康向上的文明之风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3、本学期要以建立良好课堂秩序为抓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狠抓学生无故缺席、旷课和迟到、早退等问题,努力降低学生的违纪率,切实见到成效。要真正发挥德育百分制的作用,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继续推行《班级日志》与《班主任工作手册》,开展班主任培训,努力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
4、围绕“服务教学年”做好工作。要在处理学生事务、办理学生奖助贷等方面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5、继续举办第七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在2012年和2013年分批开展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提高各系部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专业能力,为建设山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积蓄力量。
三、完善人事、财务制度改革与管理
1、全面完成学院的定岗定编定责工作,制定学院各类人员的考核方案并组织实施,不断深化以绩效工资为重点的分配制度改革,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2、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更多的资金投入,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学校建设,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确保学院的重点项目资金投入;加强学院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四、稳定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能力。
1、认真组织自主招生工作,稳定办学规模,完成1700名招生计划,提高生源质量和数量;建立班级、系部、学院三级毕业生就业跟踪体系,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网,每月举办毕业生“双选会”、专场招聘会,做好预征入伍工作,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2、落实好国家奖、助学金制度,用好华民慈善基金会贫困大学生就业扶助项目。
3、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新教学实训楼的立项工作,做好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完成塑胶操场辅助工程项目。
4、大力宣传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意义和要求,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低碳、环保、“节约型校园”;深入开展“校园清洁工程”,建设文明校园。
5、加快学院信息化进程。积极申请教育部学校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校。加大经费投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园区网的服务范围,提升校园网接入速度;加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强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推行“校园一卡通”,提高工作效率。
6、社会科学阅览室开放,做好新书导读工作加强系部资料室建设;完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加强特色馆藏建设;加强图书馆文化氛围建设。
7、努力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广泛开展面向各种需求的校外服务项目,积极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五、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1、继续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全体师生员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太原市“包容、尚德、崇法、诚信、卓越”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进一步充实和积淀“勤学唯实,厚德强能”的办学理念,有步骤确定校歌、校庆日和路名、楼名等能体现我校特色的校园标示系统,烘托学院精神,形成凝聚力;通过校园网站、学报等平台传播、发掘学院精神文化,努力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文化氛围。
3、确立2012年为学院“服务教学年”,全面加强教职工服务教学的整体责任意识。各部门要作出“服务教学”承诺书,制定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向全院教职工公示承诺内容,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创建良好作风;制定教师教风考核细则,将学生到课率与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挂钩,切实改善教风和学风。继续推进“三联两进”工作,主动贴近学生、关心学生,积极教育引导,严格管理监督,全面营造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良好校风。
4、要关注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维护职工权益,最大限度保障职工福利;在处理整体与个体关系时,既关注长远利益,也关注眼前利益,既关注整体诉求,也关注个体诉求。要多办实事,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5、努力创建平安校园。全力维护学院和谐稳定,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要以创建太原市“文明单位标兵”为目标,营造一个能干事、干大事的务实创业的和谐氛围。
回顾过去,我们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展望未来,学院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既有战略性机遇,也面临进一步发展的诸多挑战。我们必须同心同德,凝聚各方智慧,吸纳社会力量,艰苦创业、改革创新,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开拓进取,团结奋斗,扎实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把我院早日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院校而努力奋斗。
二〇一二年一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