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2223线路检测201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4-02-14 浏览次数:

并城职院字〔2014〕01号

云顶yd2223线路检测2013年工作总结

各系、部、处、室、馆、中心:

2013年,学院按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要求,在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紧紧围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目标,聚焦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各项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深化内涵建设,深入推进质量工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013年,学院继续深化内涵建设,坚持以推进重点专业建设为抓手,统筹实施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及时优化专业结构,将人文系与工商管理系合并,新组建管理工程系,使专业结构更趋合理;考察筹备了对接太原交通发展现状的轨道交通专业;完成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两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通过了省级评审验收;完成核心课程标准验收工作;新增院级精品课程5门;建立了专业教学资源库,《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被评为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年,共有30多名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其中全国特等奖1名,山西省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余名,团体二等奖1个。

二、全力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

教师专业技能优劣,直接影响学院人才培养水平的优劣。2013年,学院教师培养的重心,由以往提高教师学历结构向提高职业技能转变,把2013年确定为“教师技能提升年”。启动“1233”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打造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导航、骨干教师为核心、青年教师为主体、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为提高学院人才培养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学院以重点提升40岁以下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目标,制定了《教师技能培养实施方案》;选派出百余名优秀教师赴全国各地示范院校考察、学习,初步确定了不同专业核心执业技能和各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标准;开展了系部核心技能竞赛活动;举办了教案课件展示大赛,深入推进教师职业技能提高。学院全年共有13名教师获山西省优秀“双师型”教师荣誉称号;14名教师获省级职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9位教师的四个实训方案分获全省职业院校“实训方案设计竞赛”高职组一、二、三等奖;教师发表论文、论著、教材、83(部、篇);教科研项目专利发明2(项);参与科研课题20项;参加各种培训合计2669天,挂职锻炼、社会兼职合计13940天;全年所获各种奖励40人次。

三、招生就业工作继续呈现“进出口”两旺局面。

在目前高职院校生源整体紧张的情况下,学院继续参与高职单独招生改革试点,生源数量和质量继续保持喜人态势。全年共招收在校生1961人,高考第一志愿录取率达95%。同时严格控制专业调整,使各专业人数趋向平衡,生源数量、质量、结构进一步优化。

面对国家就业危机严重的现状,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开展“三创”大赛,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与北京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就业合作,通过20余场招聘会、洽谈会等方式,提供就业岗位千余个,毕业生就业率达80.56%。

四、切实加强学生教育管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在全体学生中组织开展了“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围绕“太原市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开设专题法制、安全、文化等多种讲座;组织各班级开展了以“流感防控知识”、“中国梦”、“禁毒教育”、“大学生安全知识”、“诚信教育”等为主题的活动,深化“中国梦”教育。启动开展了“争做文明城市学院人”系列活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活动。

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和学生日常管理。2013年,组织学院全体班主任、辅导员进行了集中培训,组织各系部学生工作人员和省级优秀班主任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学习考察,提升了学生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

学院加快了学生管理信息化进程。全面实行“校园一卡通”,现已实现学生出勤查询、学生食堂超市消费、打水、宿舍出入统计等功能;以开展“德育百分制考核”为抓手,加强了学生日常管理。开展心理健康和诚信教育。通过 “院—系—班”三级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开辟多种心理咨询渠道、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月、系列心理讲座等措施,推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学生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强化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组织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围绕为“中国梦、我的梦”策划开展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推行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开展“结对子”志愿服务,参加“文明出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30名同学赴国家级贫困县娄烦县米峪镇村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赴太原市客运办进行的志愿整理档案工作。2013年,张凯老师被评为太原市“学雷锋十佳志愿者”。

加大了奖助贷工作力度。2013年,学院细化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协助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691名,发放助学贷款约347万元;评定国家奖学金6名,国家励志奖学金162名,国家助学金1244名,受助金额276万余元。审核并通过华民慈善基金会对家庭困难的100名毕业生给予每人4000元的就业扶助金。太原市人社局为学院低保家庭的毕业生提供了每人1000元的就业补助。

(五)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办学实力

实验实训建设继续推进。2013年,经过多方协调,学院争取到教育局一千万元的“百校兴学”项目——学院新实训楼建设项目,现已完成了立项和前期准备工作;制定了《实训室建设方案》;新建改造3个实训基地,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基地被评为山西省示范实训基地;与恒丰实业有限公司、山西百宝有限公司合作,“引企入校”,建成了电子商务校中企业。

发挥资源优势,服务社会能力增强。向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百余次次;为山西省建筑企业培训及鉴定各类人员2000多人次;扩大成教培训业务,承揽了北京商鲲教育集团高铁乘务员培训业务;推进了图书信息化,面向社会开放学院的教育资源和文化体育设施。

(六)推进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大力推进依法治校。积极响应“法制山西”建设,推进学院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法制工作进程,坚持职代会制度,加强联系基层制度,全面修订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加强师生普法宣传工作,安装完成400人的无纸化学法系统,全院教职工完成了规定学时的普法学习内容并参加了全省的统一考试。

不断加强校园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校园文明创建活动。认真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确保了校园平安稳定;认真做好H7N9,结核病筛查,麻风疫苗接种等工作,保障师生健康;严格监督食品卫生安全,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2013年6月学院被评为“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

维护职工权益有新举措。2013年11月,知味教工餐厅开始营业,解决了多年来教职工就餐困难的问题;支持工会开展各种教工文体活动,不断丰富教职工课余生活;关心关爱退休职工生活。举办了老年职工书画展、退休职工趣味运动会,并多次组织退休职工外出参观,通过一系列科学、健康的文化健身活动,使他们幸福、健康、快乐地安度晚年。

强化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层干部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干部选配和管理机制。做好干部提任、调配工作,注重对后备干部和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对新任干部实行竞争上岗,2013年,16名具有博士、硕士学历和副高以上职称的优秀年轻教师走上了领导岗位,提升了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七)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2013年,我院抓住反对“四风”的有利时机,提前谋划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以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为切入点,开展了“树立公仆意识、强化从政道德”警示教育活动。组织了“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作风建设专项整治。继续以推进“三联两进”,落实干部、党员承诺和实行首问负责制三条具体措施,促进了学院作风、教风、学风的转变。制定和规范了会议文件、车辆管理、公务接待、学习考察、财务管理、节约型校园建设等措施,坚决落实了上级纪委有关节日期间“四个严禁”和公车集中管理的要求。开展了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做到“零持有、零报告”。公务接待费用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0%以上。院领导带头规范办公用房,在腾退办公用房专项活动中,学院能够迅速拿出方案,腾退办公用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少开会、开短会;推进短实新文风;厉行节约,努力改进行政作风,提高行政效能。

2013年,学院荣获“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山西省2013年度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山西省校方责任险工作先进集体”、“学院餐饮中心连续四年获高校伙专会“先进集体”称号,学院西食堂被评为市“示范基地”。学院还获得“太原全民终身学习周和大讲堂活动先进集体”、“太原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集体”、党委班子已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年度综合考核优秀单位”。

二〇一四年二月十二日

最新动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