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理工大学110年校庆热能系系庆会上的讲话

来源:综合办 作者:杨志家 发布时间:2012-05-11 浏览次数:

前几天,组委会的同志给我打电话,让我在今天的这个大会上代表校友发个言,我当时是极力婉拒。因为我觉得,不论从哪个方面讲,代表校友讲话的都不应是我,后来组委会的同志给我说了一个理由,让我好几天都吃不香,睡不好,他说:我们觉得在你身上比较多的体现了热能人所特有的一种东西。为此,我在我家的穿衣镜前看了自己好几天。心想:难道这身高不及一米七,肤色像煤矿工人,其貌不扬就代表热能吗?显然不是。经过认真的苦思冥想,我决定今天从我自己的角度叙述和评价一下热能,抛砖引玉,以期达到大家共同总结归纳“热能人”这个我们所共有的特点和特质。

第一,关于热能给了我什么。我先给大家说说我结识热能之前的情况。我出生在运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在来太原上学之前活动的范围是:往北去过景家卓大约两公里,记得热能85级有个叫曾新春的,现在在河津铝厂,好像干得还不错,就是他们村;往南去过运城县,现在就运城市,大约十公里吧;往东去过陶村,也就是我们现在镇所在地;往西最远去过我的中学解(hai)州中学,有人把它叫解(jie)州。去过最大的城市是运城,见过最大的领导是我们村长和校长。记得我们第一次来太原上学时,为了保证到太原时是白天,所以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坐的夜车,第二天早晨我的一个同学忽然在车厢里大喊:快起来,快起来,太阳从南边出来了!闹的满车厢哄堂大笑。你猜怎么着:原来,火车在运城是东西向,而在太原时南北向,其实火车开出运城不到十公里就转成南北向了。

所以我想,在热能求学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是它给我这个农村娃提供了很好的事业平台。

刚才我私下与一位校友聊天,是93级的,现在国家环保部,他说目前在北京,就我们专业有名有姓有联系的就有170多个。这又是谁给的呢!

第二,关于我们和热能的关系。记得在上大学时,我和我们的同学在谈及为什么会来到热能专业学习。很多人都说热能专业不是自己报的,当然也包括我。当时雷小云老师在场,他指着我说:杨志家,热能专业可是你自己报的,因为我们那一届是雷小云老师招回来的,我估计雷老师大概都不一定记得了。但这件事情我记得。说实话,我当时绝对不相信是我自己报的,甚至敢用我的项上人头来打赌。毕业以后我留了校,为了搞清楚事实真相,我甚至买通了当时管档案的老师,专门查了我的档案,你们猜怎么着?热能专业还真是我自己报的。我现在都说不清是鬼使神差还是因为抓阄抽签才报的热能,可是我现在想说的是,如果现在再让我选择,我一样会选择热能系,选择热能专业。这大概也是我们热能人所共同的感受。

第三,关于热能的老师和同学。我常常感到我比大多数热能人更荣幸的是:毕业后我仍留在热能系工作了几年。(应该说我也当过热能的老师,刚才马主任在介绍热能的老师时没介绍我,我觉得原因可能有二:其一,她把我当成校友;其二,我那两年的所作所为不怎么像老师)因而,使我能进一步受到我们热能老师的熏陶和影响。我从树成昌老师身上感受到了无私奉献;从潘荫堂老师身上学到了诚恳;从宋大熊老师身上学到了认真;也从我们七七级的几位老师身上看到了协助和相处;当然,也从金燕老师身上看到了活泼和可爱。当然,还有谢溢堂老师,刘乃诠老师,宋凯老师等等。今天在此我不想评价我们的老师,只想说说我在热能工作期间三件记忆深刻的事情。第一件事情,热能刚从电机系分出不久,学校举办拔河比赛,我们系第一次拿到了亚军,当时热能馆还没投入使用,我们的老师还在电机馆三层的一个教室开会,当潘荫堂老师当场宣布这个消息时,所有的老师都站起来长时间的拍手,我当时也十非感动。此事,既给了我努力工作的动力也给了我十分大的压力,这就是我们的老师。第二件事是:我留校后的第一届运动会时,我希望我们系能买一些运动服,以便参加运动会出场时传,当时的运动服不像现在的那么质量好,其实更像是现在的内衣裤,如果要买当时只能用系老师创收的钱,所以当时的魏杰老师坚决不同意,因为这会影响老师的福利。校运会开幕时我邀请潘老师和魏老师参加,当魏杰老师看到有些系的学生穿着运动服入场时,非常生气的问我,我们为什么没买,当我说你不同意买时,魏老师很生气的说:我说不买就不买!(在我的印象中,我们热能的老师都很讲理,但也有不讲理的时候,比如这件事)然后说,回去就买。不久我们真的就买了我们热能系的第一套学生运动服,估计我们在座的都有不少校友穿过。这就是我们的老师。第三件是学校一年一度的学生运动会,我觉得最能体现热能精神的是一年一度的学生运动会。我们热能始终是团体冠军的有力争夺者,当然,当时分大系和小系,我们是小系。是小系中的小系,我不知道现在的运动会怎样开。热能只所以有竞争了,主要靠人海战术。以前的时候,学校会招部分体育特长生。他们当然是体育场上佼佼者,当然也是冠军的有力争夺者。由于种种原因,到我们热能系的体育特长生历来很少,我就记得热能85有个王洪,现在在大同铁路局工作,好象干得还不错,身高1。93是个打篮球的,运动会让他报跳高,他说他没跳过,后来开始练。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热能采取的办法就是用杜魁的话说,所谓的人海战术,别的系在争第一、第二,我们的目标是五六七,所以每次运动会,我们热能报的人数都是最多的,后勤服务是最好的,拉拉队是最卖力的。记得热能可能是85级的吧,有个叫张玉清的女同学,运动会报名说,我没什么特长,如果没有人报的话,我就报个长跑吧,结果基本上连续四年,不但是5000米,甚至是10000米冠军都是她的。这当中当然有我们热能老师的功劳,我们的历届学生干部是功不可没。对于这些学生干部,我能说上来的有,刚才碰到81的于天群;82有袁群芳,李宏远;83的田丹,刘晋平;84的马素霞,捣蛋货张永杰;85张毓德,王宏栓,高升等等;再以后我就没带过了,就离开了热能了。即使如此,我还知道还有:王宏飞,刘震,田中刚,陈雅栋,彭志友,还有著名的党旗等等。

我知道,大家在校期间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今天在这样的场合,我只是通过和大家分享我在热能上学和工作的点滴小事,勾起我们在学校时的回忆,尽而总结热能精神,继承热能传统。使热能人这个概念,更加具体,更加形象,也届届相传,代代相传。

各位校友;我觉得,不管你同意还是不同意,热能这个词都会一辈子伴随着你;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热能人这个群体都会一辈子影响着你;不管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热能精神都已经内化成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正是这种伴随,这种影响,这种内化为社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一届又一届有所作为的热能人。既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更加关心她,更加呵护她,更加帮助她呢!相信这也是我们全体热能校友的共同心声。

愿我们的母校太原理工大学越办越好,愿我们的热能系越办越好。祝我们的老师和各位校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欢乐,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最新动态

Baidu
sogou